在香港擁擠的混凝土森林中,石屎剝落問題就像隱形殺手,默默威脅著無數市民的居住安全。近日,本報獨家專訪了一位擁有二十多年經驗的石屎修復專家,他不僅揭開了行內不願公開的施工秘訣,更直言不諱地指出業界「標準」與「現實」之間的巨大鴻溝。在樓宇老化嚴重的今天,這些珍貴經驗或能為廣大業主節省數萬元維修費用。
「石屎剝落是定時炸彈」專家警告
「很多人以為牆上的小裂縫只是美觀問題,殊不知這可能是一場災難的開始。」這位不願具名的修復專家如是說。根據他的觀察,香港許多樓宇現正經歷嚴重的石屎老化問題,而最令人擔憂的是,大多數業主在情況惡化到極限前根本不會察覺。
「當你在地上發現石屎碎片,或看到天花板出現滲水痕跡時,問題已經相當嚴重了。」專家解釋道,一旦鋼筋被暴露並開始生鏽,氧化過程會導致鋼筋膨脹,進一步推動更多石屎剝落,形成惡性循環。

官方標準VS現實操作:驚人差距曝光
本次採訪中最具爭議性的部分,是這位專家坦言業界存在的「雙重標準」。他披露,香港官方修復標準要求「勾一隻手指下去」(即將損壞部分鑿深至足以放入一根手指),但在實際工程中幾乎沒有人嚴格遵循這一標準。
對於普通住宅維修,他建議採取更加務實的方法——只要能看到鐵筋,確保修補材料能塞到鐵筋後面,就已經足夠安全。這番爆料無疑會引起建築業界的廣泛討論。
專業秘技大公開:「牛奶水」配方勝過傳統方法
在技術層面,這位專家分享了多個行內人才知道的修復秘訣。最令人驚訝的是,他透露現代專業人士已經不再使用傳統的「油紅單」或鎖鏈油處理生鏽鋼筋。


「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是牛奶水 (SIKA) 與OPTIMIX RM725 輕質維修砂漿的混合物。」他解釋道,這種自製的「界面劑」能大大增強新舊材料間的黏合力,防止修補材料日後脫落。這個簡單卻有效的方法,很少向公眾分享。
他還強調了多層修補技術的重要性:「第一天批灰主要是填補坑洞,不求完美;第二天再塗牛奶水混合液作底,然後細心批平整個表面。」這種分層技術確保修補更加牢固耐用。
揭密:行內人才知道的「加料」技巧
「想知道為什麼專業師傅能一次批很厚的灰而不開裂嗎?」專家神秘地笑了笑,然後透露:「秘密就是混入少量嬰泥或膠沙,讓它更黏更穩定。」這些小技巧在正規培訓中很少教授,通常只在師徒間口耳相傳。
對於大面積修補,他推薦使用「底層離子」,這種材料能一次批4分至1寸厚。不過他也善意提醒,初學者不應貿然嘗試這些高階技巧,分層進行永遠是最保險的做法。
維修業界良心建議:何時該請專業人士
在採訪結束前,這位專家也不忘提醒公眾,雖然掌握這些技巧有助於處理小範圍問題,但嚴重的結構性問題仍需專業評估。
「如果你發現大面積石屎剝落,或鋼筋已嚴重生鏽,請立即聯絡專業人士。安全永遠比省錢重要。」他強調,這些技巧主要適用於非結構性的表面修復。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