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建築物維修與業主責任:香港石屎剝落問題的法律與實務指南

法律責任概述

根據香港《建築物條例》,業主對其建築物的安全承擔法律責任。若建築物出現石屎剝落,業主必須負責修繕。若剝落的石屎傷及他人,可能被視為高空擲物罪行處理,業主須承擔刑事及民事責任。業主若忽視屋宇署發出的維修令,可能面臨高達200,000港元的罰款及一年監禁。

石屎剝落的先兆

石屎剝落通常有明顯先兆。牆面或天花出現裂縫或凸起是最常見的警號,這通常是內部結構出現問題的前兆。油漆脫落或牆面變色則可能是因為內部水氣或結構問題,這些情況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更嚴重的損壞。牆身出現滲水痕跡也需要特別關注,因為水分滲入會加速鋼筋腐蝕,最終導致石屎剝落。當鋼筋外露及生銹時,情況已經十分嚴重,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及時維修的重要性

發現石屎剝落先兆後,業主應立即採取行動。首先應通知大廈管理處或業主立案法團,讓專業人士能夠及時評估情況。其次,安排結構工程師或合資格的樓宇檢驗人員進行詳細檢查,確定問題的嚴重性和範圍。最後,必須盡快委託有經驗的工程公司進行維修,避免問題惡化。

延遲維修的後果可能非常嚴重。不僅會導致問題範圍擴大,維修費用也會隨之增加。更嚴重的是,若石屎剝落傷及他人,業主不僅需要支付高額賠償,還可能面臨刑事控罪。2018年,一位深水埗的業主因忽視大廈外牆維修,導致石屎剝落傷及路人,最終除了支付醫療賠償外,還被判處社會服務令及罰款。

 

選擇合適的工程公司

選擇合適的工程公司至關重要。業主應優先考慮持有相關專業資格和牌照的公司,如註冊一般建築承建商或專門承建商。工程公司應擁有豐富的樓宇維修經驗,特別是混凝土修補工程的經驗。好的工程公司能提供詳細的檢查報告和維修方案,清楚說明問題所在及解決方法。

業主可向香港工程師學會或其他專業團體查詢推薦名單,亦可向其他業主了解他們的維修經驗。工程公司的口碑和過往工程記錄也是重要參考因素。維修合約應包含合理的保養期,確保工程質量有保障。建議至少獲取三間工程公司的報價以作比較,但不應單純以價格低廉作為選擇標準。

 

保險保障

適當的保險能有效降低業主風險。根據《建築物管理條例》第28條,業主立案法團必須投購第三者風險保險,最低保額為1000萬港元,以保障因大廈公共部分引起的意外。個別業主則應考慮購買家居財物保險,保障因樓宇結構問題導致的個人財產損失。若大廈沒有成立法團,個別業主更應考慮個人第三者責任保險,保障因單位問題導致他人受傷或財產損失的賠償。

保險市場提供多種針對樓宇結構問題的保險產品。業主可向保險經紀諮詢,選擇最適合自己物業情況的保險計劃。但需注意,保險通常不會覆蓋已知存在的問題或由於業主疏忽維修而引起的損失,因此及時維修仍是首要責任。

 

外牆維修責任歸屬

外牆維修責任歸屬是常見爭議點。2021年終審法院在「海怡半島業主立案法團訴潘慧茹及另一人」一案中明確裁定,除非公契明確規定,否則按照《建築物管理條例》定義,大廈外牆屬於公共部分,維修責任由全體業主共同承擔。公共外牆的維修費用通常按照每戶的不分割份數比例分攤。

然而,屬於個別單位的外牆部分,如窗戶、露台、冷氣機架等,則由該單位業主負責。若因單位業主的裝修或改動導致外牆損壞,該業主可能需承擔更多責任。若對責任歸屬有爭議,業主可參考大廈公契或咨詢法律意見。實務中,許多案例顯示,即使是個別單位引起的問題,若影響外牆公共部分,通常仍需由全體業主共同承擔維修費用,然後再向責任方追討。

 

政府支援計劃

香港政府提供多項支援計劃協助業主進行樓宇維修。樓宇更新大行動2.0為舊樓業主提供財政支援進行維修工程,針對50年或以上樓齡的住宅或綜合用途樓宇,資助額可高達每單位80,000港元。市區重建局推出的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為有需要的業主提供技術及財政支援,特別照顧長者和低收入家庭。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則資助舊式綜合用途樓宇業主改善消防安全設施。

業主可透過屋宇署、市區重建局或房屋協會的網站了解更多資訊和申請程序。政府亦定期舉辦樓宇維修講座和工作坊,提供專業意見。2023年推出的「樓宇管家」計劃更主動協助舊樓業主組織維修,提供一站式支援服務。

石屎剝落不僅影響樓宇外觀,更威脅公眾安全。作為負責任的業主,應定期檢查樓宇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委託專業工程公司進行維修,並購買適當保險保障自身權益。預防永遠勝於補救,及早維修不僅節省長遠費用,更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責任及糾紛。透過政府支援計劃,業主可減輕維修負擔,確保樓宇安全。面對樓宇老化問題,個人責任與集體行動同等重要,只有業主、管理公司和政府三方合作,才能有效解決香港石屎剝落的安全隱患。

  • Facebook

​©2023創維家居版權所有

本網站內容​只供參考, 個別實際情況請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bottom of page